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医讲堂 > 国医讲堂

丁霞教授谈“食疗调体”

时间:2016-04-12 来源:未知

丁霞教授将健康管理的理念融入中医临床诊疗中,强调慢性病的罪魁祸首是生活方式,其中,饮食不节是脾胃病的重要诱因之一,丁教授临床上在开处中药的同时,善于结合体质给患者制定饮食宜忌及起居、生活原则辅助诊疗,调整体质,治病求本。笔者有幸跟随丁教授出诊,将导师临床食疗调体的理论简述一二。

一、丁教授根据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强调调脾胃能补先天之不足。每个人先天禀赋不同,有强有弱,有寿有夭,在出生时就已决定,非人力所能控制;而后天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可以支配的,饮食是调适心态、适量运动、按时睡眠等健康原则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先天禀赋不足之人可通过合理饮食调补脾胃从而补充肾中精气而达到相对的充足,而先天禀赋强盛者又通过健康饮食尽享天年。

二、脾胃主运化水谷精微,以甘平为养。脾胃为人们身体中最平和的脏腑,像一位慈眉善目的智慧老人那样行事不偏不倚。自古“药食同源”,药食原本不分家,正因为脾胃对甘平的药食最具亲和力,性味甘平的那一类就从其中分离出来,渐渐演变成我们餐桌上的食物。食物性平味甘居多,少数有较小的偏性,具有偏性的食物一般不可常吃,而类似粳米、小米、鸡蛋、牛奶等这些家喻户晓的食物都是平和的,均具有培补脾胃、强身健体之功,其中尤以五谷杂粮功效最佳,我们祖先制定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饮食理念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食物吃不对可致病,吃对了能治病。如前所述,有些食物是具有偏性的,吃多了则会产生“久而增气,夭之由也”的弊端,即量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将人体环境带偏,进而产生各种小毛病。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一方面,饮食要顺应节气的变化,最好食用应季的食物,如此与大自然的气化状态相协调,则不易生病;另一方面,要结合个人的体质,根据人体小宇宙的寒热温凉、燥湿风暑,即体质来选择相应的食物。如体质偏寒的人就宜常吃樱桃、芒果、羊肉、鸡肉、香椿、姜等温性食物,肝郁体质应该多吃竹笋、韭菜、荠菜、芹菜等绿色根茎及甜豆、豌豆、油菜等春季时令蔬菜,能起到良好的调肝解郁之效。

现代社会慢性病越来越多,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大有关联,典型的如糖尿病、肿瘤、高血压、高脂血症、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等,这些疾病的形成常常有一个缓慢的过程,通过纯药物治疗有佳效,但患者日常生活稍有不慎就易反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往往是其病根所在。

针对慢性病,丁霞教授建议如下的健康食疗原则:遵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古训,五谷杂粮为主,粗细粮搭配,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食用肉蛋奶,少吃油腻肥甘辛辣之品。早餐精而少,午餐七成饱,晚餐半饱易消化。再根据不同体质选择合适的五谷主食、配菜及水果。如湿热质常见鼻部油腻或油光发亮;易生痤疮或疥疮;常感口苦或嘴有异味;大便粘滞解不尽;小便时尿道有发热感,尿色浓等症状,主食应多吃薏米、小米、玉米等具有清热除湿功效的杂粮,配菜多选冬瓜、丝瓜、黄瓜、苦瓜、空心菜、茭白等以清热除湿,水果不吃芒果、榴莲、樱桃等生湿助热之品,多吃莲雾、杨桃、西瓜等清利之辈等。气郁质常见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多愁善感、情感脆弱;肋部或乳房胀痛;无缘无故总爱叹气;咽部有异物感等症,主食应多吃小麦、高粱等具有疏肝解郁的杂粮,配菜多选洋葱、小茴香、黄花菜、蒜苔、青笋等行气解郁的蔬菜,多吃橘柑、甘蔗、柚子、菠萝、草莓、樱桃等具有疏肝理气或者春季当令的水果。

总而言之,脾胃为五脏六腑之中,中是一切的枢纽,中道是度的标尺,可以说,只要吃得对,脾胃养的好,您就掌控了健康的一半!


丁霞教授

简介: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医疗处处长,美国Morehouse医学院分子及细胞生物学博士后,临床方面常年从事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医师从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和国家级名老中医田德禄先生,兼具中西医双重背景,临床擅长于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反流性食管炎、酒精性肝病、便秘、肠易激综合征、消化道肿瘤及术后调理等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及高血压、过敏性鼻炎、干燥综合征、顽固性湿疹、疲劳综合征、失眠等各类内科疑难杂症。

门诊时间:周四晚上、周六上午

挂 号 费:100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