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就诊指南 > 常见问题

吗啡无极量——癌痛患者的福音

时间:2019-10-21 来源:未知

人类对于癌症的恐惧,不单单源于这种疾病会吞噬我们的生命,事实上,很大程度是害怕癌症带来的慢性的、巨大的身心痛苦,而疼痛正是折磨广大患者的主要罪魁之一。值得欣慰的是,1998年国家药监局印发160号文件指出:“癌症病人使用吗啡不受吗啡极量限制”,阿片类药物的使用给癌痛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癌症疼痛是指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癌症疼痛常为慢性疼痛。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60%-80%,其中1/3为重度疼痛。癌症疼痛患者可能生存数月或数年,如果得不到恰当的止痛治疗,会对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造成极严重的影响。

阿片类药物是目前发现镇痛作用最强的药物,镇痛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因此并不存在所谓最大或最佳剂量,并且不存在“天花板效应”(即药效有一定的极限),世界卫生组织特别推荐吗啡作为缓解重度疼痛的代表药物。在我国因为受到鸦片战争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对吗啡存在着一种偏见,对吗啡有一种恐惧感,可待因和哌替啶(杜冷丁)是我国最常用的麻醉药品,吗啡却未能得到广泛使用。因此正确的认识和和合理使用镇痛药物是很有必要的,在此,我们给大家一些通俗的讲解和建议。

第一、对于需要长期接受镇痛药物治疗的病人,使用阿片类药更安全有效,长期应用对肝脏及肾脏等重要器官无毒性作用。重要的是正确滴定用药剂量,防治药物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第二:不要只在疼痛剧烈时才用镇痛药,用药后疼痛部分缓解就停药了。镇痛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无痛睡眠是镇痛治疗的最低要求,理想的镇痛治疗除达到此目标外,还应争取让患者达到无痛休息和无痛活动的目标,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第三:使用阿片类药出现呕吐、镇静等不良反应,是暂时性的,不必立即停药,数日后症状多自行消失。

第四:WHO已将杜冷丁(哌替啶)列为癌痛治疗不推荐用药,其镇痛作用仅为吗啡的1/10;且其可导致神经毒性和肾毒性。

第五:长期用阿片类镇痛药治疗癌痛,尤其是口服或透皮贴剂按时给药,发生成瘾(精神依赖性)的危险性极微。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病人由于疼痛控制不够,表现出与成瘾类似的觅药行为,一旦疼痛得到控制即停止,增加药物剂量常常可以使患者摆脱这种行为,这叫假性成瘾。对于这种病人容易被误认为是成瘾,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第六:只有终末期癌症患者才能用最大耐受剂量吗啡的说法不对。阿片类的用药剂量,在不同患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而且阿片类镇痛药无封顶效应,剂量的确定应视患者个体化而定,所谓最佳剂量应该为达到最佳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耐受之间的平衡。对于任何严重疼痛的患者,无论肿瘤临床分期及预计生存时间长短,只要止痛治疗需要,都可以使用最大耐受剂量的阿片类镇痛药。

第七:只要疼痛得到满意控制,可以随时安全停用阿片类镇痛药或换用非阿片类药物,不必终生服药。

第八:推荐口服给药。肌注或静脉给药的优点在于起效更快或用于剂量滴定(调整剂量),而非长期用药的首选。

传统认识上的局限导致吗啡不能广泛、规范地应用于癌症患者,目前仅有41%肿瘤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缓解,中国临床癌痛规范化治疗现状并不乐观。让癌症患者无疼痛是癌症患者的权利,是医务人员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人道主义义务,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TOP